摘要:
來源 虛聲(ID:lxlong20)作者 虛聲封面 圖蟲創意近期韓國遇到了麻煩:因車用尿素短缺,長途物流已經受到影響;接下來建筑、鋼鐵、汽車制

來源/虛聲(ID:lxlong20)
作者/虛聲
封面/圖蟲創意
近期韓國遇到了麻煩:因車用尿素短缺,長途物流已經受到影響;接下來建筑、鋼鐵、汽車制造等行業預計都將受到影響。如果情況得不到緩解,就會影響到消防、救護車等公共安全領域,從而影響社會穩定。韓國政要也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女刊官網紛紛獻計獻策。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于11月7日在國會召開緊急記者會,已派特使團向中國尋求協助。簡單來說,就是韓國遇到麻煩,需要向中國求援。老鐵們可能覺得,李在明只是總統候選人,并不是現任總統。實際上李在明在韓國政壇分量很重,他是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文在寅力推的繼承者。如果接下來在選舉中獲勝,李在明就是新一任韓國總統;就算選舉失敗,也是最大在野黨扛把子之一。無論如何,李在明都是韓國政壇的重量級人物,他的聲音也是韓國政壇的風向標。而且李在明還有一個綽號,叫“韓版特朗普”,兼具混不吝與強硬派雙重特征。他為什么主張要來中國求援呢?原因很簡單:韓國車用尿素98%來自中國;今年10月起,中國對車用尿素特殊原料實施出口管制。柴油發動機會排放污染性質的氮氧化物,對大氣和人體都有害;長期吸收這類氣體會引起呼吸道疾病。汽車尿素遇到柴油機排放的氮氧化物時,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將氮氧化物轉化為氮氣和水;化解了對大氣和人體的傷害。簡而言之,車用尿素是讓柴油車排放的尾氣達到環保標準的必要原料。從2015年9月起,韓國執行嚴格的歐6排放標準。也就是說在車用尿素不足的情況下,車就不能啟動。一般的尿素溶液無法代替車用的尿素溶液。根據《中央日報》報道,韓國成車制造商用于柴油車出廠的車用尿素庫存僅夠使用兩個月,車輛的出廠及配送或將同時受到影響。如果車用尿素短缺的情況無法解決,200多萬輛貨車、柴油汽車生產線以及大量建筑工程都將被迫中斷,韓國會面臨重大經濟損失。以物流中心為例,三分之二的柴油貨車沒有充足的尿素使用,那就很難再運行。以港口為例,集裝箱堆積率破80%就意味著集裝箱轉運面臨困難。如今釜山新港的集裝箱堆積率已達到82%。市場緊缺的情況下,韓國車用尿素的價格飆升銀幕十大失憶硬漢,每10升售價原本在9000至10000韓元之間(約合人民幣48元至54元),現已經升至超1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40元)。既然車用尿素是必不可少的工業基礎原料,韓國為什么如此依賴中國呢?原因一,中國開始走“綠色發展”道路,尿素生產企業面臨嚴重的環保問題。原因二,煤炭原材料大幅漲價,影響到尿素原材料的供應。老鐵們可能納悶,煤炭漲價與車用尿素緊缺有啥關系?這里就需要簡單掰扯一下,煤炭作為一種最基礎的工業原料,并不是只能發電或燒鍋爐。車用尿素是由32.5%的高純尿素和67.5%的超純水組成;尿素制做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氣和煤;簡單來說,煤炭是車用尿素的基本原料之一。老鐵們再回憶一下這兩年煤炭價格的波動,就不難理解,中國為啥要對車用尿素特殊原料實施出口管制了吧。當然這只是從供應鏈角度理解。但在工業文明周期內,供應鏈本身就是博弈籌碼。說供應鏈是博弈的籌碼,可能有些老鐵們不太明白。對于博愛精神泛濫的部分老鐵,更是對此嗤之以鼻,認為把供應鏈和博弈連在一起講很不地道。從博弈的角度看,這些年韓國對中國干過很多不地道的事兒。前兩年薩德事件,明顯威脅到中國的安全。近期韓國芯片企業又把數據提供給美國,明顯是配合美國卡中國脖子。面對這樣的韓國,中國當然也用不著以德報怨,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下韓國要守墻頭草本分,不要眼里只有美國。按照立體史觀大周期律理解,現階段中國最強大的底氣就在于世界第一生產大國與貿易大國支撐起來的完整工業產業鏈。通常情況下,很多老鐵們也不太明白這話的意思。這里正好以尿素為例進行說明: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尿素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向全球供應500萬噸左右的尿素。2021年前9個月,中國出口的尿素中近一半(47.5%)銷往印度,14%(56.4萬噸)出口韓國。中國稍微管制一下這14%的尿素出口量,韓國就會陷入危機。這就是中國這種全產業鏈全球大國和韓國這種區域性國家的區別。尿素只是中國與韓國貿易的一個領域。2020年中韓貿易額近3000億美元,韓國對中國市場與中國產業鏈的依賴,其實非常大。韓國這種體量的國家不可能建立全產業鏈,必然依賴中國全產業鏈體系。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典型的神仙打架(中美博弈)小鬼遭殃(韓國這種產業鏈不全的國家)。當然從中國角度講,強大產業鏈的本質主要還是用于生產和貿易,而非lolup值博弈。但是在合適的時間適當用產業鏈為籌碼博弈一下,讓韓國這樣的美國盟友明白中國的重要性、在對中國不地道時小心謹慎一些,也未嘗不可。大話神仙懶娃
眾所周知,韓國也是制造業起家的。韓國之前其實也有尿素生產企業,比如韓國肥料公司(樂天精密化學公司的前身),但是都在2011年前后停產了。原因很簡單,韓國缺乏資源,企業生產這種基礎化學材料不賺錢;而且從中國進口汽車尿素價格較低又方便。韓國政府也想通過補貼保留部分生產企業,但環保關口不好過。多重原因作用下,韓國的尿素生產工廠陸續關停。面對當前的尿素短缺,韓國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新建工廠解決產能危機。中國之所以能保持全產業鏈,主要原因有3個:其一,中國人口體量大,中國人吃苦耐勞愛賺錢,且組織效率比較高。其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路上,為了部分產能犧牲了環境。其三,之前因為所謂的人口紅利,制造業工資低廉。但是現在,后面兩個因素正在消失。首先,環保必須要搞,這個沒啥好討論的;如何搞好產業升級才是根本。韓國為了環保和利潤放棄一部分制造業,還可以依賴中國提供產能。而中國沒有國家可以依靠。歷史已經證明,大凡中國缺的東西,都會被人家卡脖子敲竹杠。其次,提升制造業工人的待遇勢在必行。這個過程無需論證,有兩個顯而易見的事例可以作為前車之鑒。事例一,農民。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農民種地很難滿足基本生活,于是農村逐漸成了空巢,不少地方的部分農田出現拋荒現象。事例二,農民工。農民離開農村之后,進城成了農民工。農民工群體辛苦不說,還很難在城市落地生根。于是農民工群體開始出現斷層。農民工群體其實就是制造業領域的工人群體。面臨高昂的房價與日漸提升的生活成本,制造業的吸引力越來越弱。這種情況下,基礎制造業要么向外轉移,要么艱難生存。如果從大周期角度看,國家應該像補貼農業一樣去補貼基礎制造業。從韓國這次汽車尿素困境就能看出,基礎制造業其實和糧食一樣重要,看起來不高端、也不能賺大錢,但同樣必不可少。
。END 。

聯系我們:xtydqi001(值班微信)
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5053167995 微信qqmm-777
投稿及采訪約談:郵箱xtydqi@qq.com
版權聲明:制造界除發布原創文章外,亦致力于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注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后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
查看隱藏內容